出苗后60~70天收获。株高60厘米左右,花紫红色。薯块(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薯皮光滑,黄皮黄肉,结薯集中。淀粉含量13%~14%。该品种易感青枯病、环腐病和晚疫病,抗疮痂病和马铃薯病毒病。一般亩产3000公斤左右。
适应地区及栽培要点:
在内蒙古、辽宁、广东、福建、山西、山西、山东、河北、四川等广大的中原春秋二季作地区都有种植,适于间作套种。栽培密度为3000~4000株/亩,应及时防治晚疫病。该品种对光敏感,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遮光。 马铃薯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马铃薯又名洋芋,原产于秘鲁和智利的高山地区,17世纪中叶由荷兰人传入中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马铃薯块茎中含有8-29%的淀粉及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已经逐步成为人类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可以说,马铃薯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二)国内外马铃薯生产概况
马铃薯栽培范围遍布全世界,从北纬71°至南纬40°之间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有马铃薯栽培。世界土豆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俄罗斯、中国、美国、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其中,荷兰是世界上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每年栽培面积2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6%,单产从20世纪70年代的每亩2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300公斤。近几年,随着栽培技术的改进和脱毒种薯的应用,马铃薯的产量呈明显递增趋势,目前马铃薯年产量约3亿吨,其中一半以上供人类食用。
我国马铃薯年栽种面积7000万亩左右。中国土豆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