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务中心_食品伙伴网

供应L-谷氨酸钠 食品级增味增鲜剂 莲花味精 L-谷氨酸钠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产品型号: 食品级
产品规格: 20*1kg/箱
起订: 20 kg
供货总量: 99998 kg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
所在地: 河南 郑州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1-10-22 09:58
浏览次数: 396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L-谷氨酸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粉末。熔点:232°C。谷氨酸的提取现一般采用冷冻等电一离子交换法。发酵液在等电罐中一边用冷冻盐水缓慢搅拌冷却降温至5°C,调Ph值至3.22(等电点);沉淀8h后,沉淀经离心分离得粗谷氨酸;调配后上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前流分汇入上层清液重新上柱,高流分与发酵液一起回等电罐;提取收率可达88%~90%。
   用途
   1、调味剂
   做调味剂使用时,一般用量为0.2%~0.5%。除单独使用外,宜与核糖核苷酸和肌苷酸钠之类核酸类调味料配成复合调味料,以提高效果。谷氨酸钠是国内外应用很为广泛的鲜昧剂,与食盐共存时可增强其呈味作用,与5'-肌苷酸钠或5'-鸟苷酸钠一起使用,更有相乘的作用。我国规定可在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谷氨酸钠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味精用水稀释至3000倍仍可感觉到鲜味,广泛用于家庭,饮食业、食品加工业(汤、香肠、鱼糕、辣酱油、罐头等)。鸟苷酸钠与谷氨酸钠同时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鲜味,又称助鲜剂或强力味精
   2.谷氨酸钠是国内外应用很为广泛的鲜昧剂,与食盐共存时可增强其呈味作用,与5'-肌苷酸钠或5'-鸟苷酸钠一起使用,更有相乘的作用。我国规定可在各类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谷氨酸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的机体中,是食品中天然存在的营养成份。谷氨酸食用后,有96%在体内被吸收,其余氧化后在尿中排出。谷氨酸虽然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但在氮代谢中与酮酸发生氨基转移作用,能合成其它氨基酸。当肝功能受损时,血液中含氨量增高,引起严重的氮代谢紊乱,导致肝昏迷,而谷氨酸能与氨起作用,降低血液中氨的含量。另外,脑组织只能氧化谷氨酸,而不能氧化其他的氨基酸。当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谷氨酰胺能起脑组织的能源作用,因此谷氨酸对改进和维持脑机能是必要的。谷氨酸钠具有强烈的肉类鲜味,味精用水稀释至3000倍仍可感觉到鲜味,广泛用于家庭,饮食业、食品加工业(汤、香肠、鱼糕、辣酱油、罐头等)。通常用的食品鲜味剂除味精外,还有天门冬氨酸钠、肌苷酸钠及鸟苷酸钠等。以谷氨酸钠的鲜味为100,另外三种鲜味剂的相对鲜味是:天门冬氨酸钠 30肌苷酸钠 4000鸟苷酸钠 16000肌苷酸钠,鸟苷酸钠与谷氨酸钠同时使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鲜味,又称助鲜剂或强力味精。谷氨酸钠的水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加热,会引起失水而变成焦谷氨酸钠。例如pH6.9,10%的水溶液,在100℃加热4h,焦谷氨酸钠含量为2.1%;在115℃加热4h,则含量为5.7%。虽然焦谷氨酸钠对身体无害,但没有鲜味,因此烹饪时一般在将近起锅或起锅之后加入比较合理。一般味精的使用浓度约为0.2-0.5%。我国是味精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日本则是味精消费大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试验证明,味精是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之一,是存在于人类食物及人体本身的天然物质,人体摄入味精是完全可以消化、吸收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所以,1987年在荷兰举行的第19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会议决定取消了对食品用味精的规定。谷氨酸钠除上述医药和调味的用途外,在工业上可用作合成中间体,但在年产量20多万t中,其它用途占的比重极小。

责权声明:

①本版块的所有文章及图片均为客户自行编辑,其版权为客户所有,客户需保证其编辑的文章及图片均无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如被第三方维权,由客户承担全部责任;
② 本网站仅为展示平台,如要转载,请与我网站联系协助获得授权;
③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网站进行删除。
※ 联系电话:0535-2154193

 
热门搜索
酒精浓度检测仪  可吸入颗粒物  Shigella  总氮在线分析仪  复配微量元素  保健食品生产  岛津自动进样器  马铃薯变性淀粉  二氧化硫速测盒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柠檬酸三乙酯  Astragalus  开心果包装机  青饲料打浆机  ******************/  三氯蔗糖厂家  *******************  蛋白质检测仪  __________________/  *****************/  淀粉机  猪头劈半机  二手  米粉机  发酵  肉桂酸钾 
 
更多»本企业其它产品

[ 供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收缩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0535-2154193

咨询手机1585357321918906388237 (微信同号)

在线客服咨询

 
站内信(0)     新对话(0)